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先生成长故事〡郭秀文:运动无处不在,体育无限精彩

艺小派 NWNU师大青年 2023-02-17


师说
“体育”是拼搏、坚持、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代名词,体育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突破自我。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称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整体验一遍人生百味,能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炼体魄;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之一。



她是甘肃省第一位体育博士,也是甘肃省第一位体育博士后。疫情期间,她作为创编者之一,自发创编室内锻炼操《桌椅操》并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免费供大家学习,因动作简易实用而深受全校师生喜爱。她就是智慧优雅的郭秀文教授。

涤荡心灵,启迪智慧。第六期“师说——聆听先生成长故事”有幸邀请到郭秀文教授为本、硕、博同学分享她在成长、学习和工作中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属于郭老师的成长故事



郭老师的自我介绍

各位同学晚上好!

首先,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在童年时期经常打倒立、下桥玩、打侧手翻,现在的孩子很少有玩这些的,但这都是我童年的乐趣。

有一次我在家门口打倒立,住在我们小区的一位体操教练正好路过,她把我叫到她身边,仔细打量了我的体型和骨骼。后来这位教练主动找到我母亲,说我的自身条件不错,建议我去体操队参加专业训练。因为当时我年纪还小,母亲不放心,所以她坚持让我在七岁上小学后再去参加训练。七岁那年,我顺利进入业余体操队,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体操专业训练。

加入体操队后,我每天一放学就背着小书包到体操房训练,每次练倒立,在全队的十几个孩子里,我总是坚持到最后一个才下来,因为我训练时特别刻苦用功,教练也很喜欢我。

训练时的我比较注重姿态规范,绷脚背时脚趾着地,所以体操鞋大脚拇趾的地方经常磨破,但当时市场上没有体操鞋卖,我母亲就亲手一双一双地做给我。现在想想,当时的训练虽然很苦,但为我后来在体操道路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我的体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都不错,而当时体操房的设备比较有限,教练就骑上自行车单独把我带到天水师范学院(原天水师范专科学校)的体操房进行平衡木、高低杠、单杠、跳马等项目的训练。平时训练中难免会有一些身体上的磕磕碰碰,我也都会选择自己消化,不会向父母诉苦。

小学毕业后,我顺利考入了天水一中,中学阶段一直专心于文化课的学习。1990年9月,我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而我刚一入学,就遇上学校体操队招募队员,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选拔运动员的教练综合评估后对我的体操能力比较满意,于是我顺利成为学校体操队的队员。入队一个月后,我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参加了全省大学生体操锦标赛,取得了自由体操第一名、平衡木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竞技体操三级运动员证书。

之所以在本科毕业后放弃数学专业转向艺术体操,主要是受我的体操启蒙教练的影响。她叫陈香蕊,是新疆体操队退役的一名专业运动员,她不仅让我从小就喜欢上了体操这项运动,还帮我在童年时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遇到陈老师这样优秀的老师是我一生的幸运。

大学二年级我继续在校体操队进行训练,训练项目是艺术体操。由于我校当时没有艺术体操教练,就从外校聘请了一位老师,也就是现在在我们学校工作的郭蕾老师。因为郭老师工作较为繁忙,每次她来学校,在教完我们动作后就匆匆离去,下一周再来教新动作。而郭老师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就承担起“老师”的责任,给队友们一遍一遍地重复动作。后来,我们还参加了全省的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在那次比赛中,我的个人成绩非常突出,不仅获得了多个单项比赛的第一名,还荣获全省大学生艺术体操全能冠军。

因为我参加大赛经历比较多,成绩比较突出,加上学校艺术体操教师短缺,所以毕业后,我就留在了学校,并在公共体育教学部从事教学工作。当时体育部的陈文勇主任对我的要求非常高,他考虑到我在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为了我未来的发展着想,他要求我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我当时在体育系旁听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

或许大多数人觉得体育理论没那么重要,实则不然。当教师的技术水平到达一定高度时,理论知识将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1991年,我在上海体育学院进行了一年的助教进修班攻读;1993年,我考上了成都体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02年,我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在博士毕业之后,我毅然选择回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但工作了几年后,我觉得人生还是需要继续往前走一走,学校给予我极大的支持,我应该做得更好才对,所以后来又继续攻读深造了博士后。回想人生经历,这一路走来,非常感谢我遇到的这些好老师、好领导们,没有他们的关心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


采访环节



01


主持人

有些同学以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或想要继续深造的专业跟现在所学的专业有所不同,那我们该怎样结合自身优势和兴趣,为将来做好职业规划呢?

郭老师

我觉得如果有个人兴趣爱好的话,当然朝着兴趣爱好去发展比较好。但是如果没有发现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爱好,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选择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发展深造,因为现在很多行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支撑,如果你强行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成功的概率会非常低。


02


主持人

就读研究生之后,由于课业繁重,部分学生很少主动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体育课对研究生来说也变得陌生了,您认为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中有必要增加一些体育兴趣课吗?

郭老师

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无法承担研究生阶段繁重的学业任务。我们入学的时候都要进行非常严格的体检,就是因为学习内容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

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我不太建议给研究生专门设置体育课程,因为一旦设置了体育课程,就会在无形中给研究生增加学业负担。

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们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锻炼,然后冲个澡,再回来学习。这样的话,学习效率比一直坐在电脑前要高一些。那么,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最经济实惠的运动就是在操场上跑一跑、跳一跳,当然打打篮球、踢踢足球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不要受伤。


03


主持人

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之目的,不仅在养生,还在卫国。”1942年,毛泽东还特别表达了“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近期,中国青年网对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们进行了体测数据的统计,不通过率竟然高达44.35%。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树立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培养出体魄健康、人格健全且具备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大学生,让同学们散发出青年人该有的青春模样呢?

郭老师

我做《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已经有13个年头了,对这部分工作非常熟悉,我们对普通大学生的要求是每年都进行体质测试。

现在大学生体测不达标的占比为什么居高不下?首先,我认为跟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日常生活基本上是教室、图书馆、宿舍和食堂四点一线,没事的时候就低头摆弄手机。而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当时电视、手机都没有现在这么流行,年轻人的娱乐方式非常少,下了课就是运动场上见。现在的手机几乎无所不能,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足不出户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们的运动。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对待体质测试态度的改变。我们承担着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抽查复核工作,在抽查测试过程中发现,小学生测试态度好于中学生,低年级学生好于高年级学生,在大学阶段中,大三、大四的学生不重视体质测试的现象较为普遍。因为测试态度不端正,所以测试成绩差的问题就很好解释。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努力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行为,做到早睡早起、不吃垃圾食品、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养成,你的生活将会变得灿烂美好,而且也会给下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很少有体育专业的学生轻生之类的报道,这是因为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我们的大脑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使人兴奋,让你感到愉悦。运动能使人快乐,能够帮助我们排解不良情绪,所以,当同学们遇到了烦心事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待在宿舍里钻牛角尖,不妨到户外跑跑步、打打球,出一出汗。运动过后,自己想不通的事也就能够放下了。


04


主持人

对于学习音、舞、美、体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训练占了很大一部分精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始着手一些理论研究的课题后,很多学生反应完成科研任务比较困难,对此能否结合您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郭老师

研究生写论文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论文选题变得困难多了,好不容易经过一番思考,找到了一个自认为可以做的题目,结果一查发现别人做过了,这是一件相当劳心劳神的事情。

我认为做学术研究首先要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多看专业书籍,多看前人文章,通过这个过程来熟悉研究领域。撰写开题报告一定是先从综述,也就是从研究文献开始。一定要把前人的文章和成果作为研究对象,找到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才能找到该领域研究的切入点,如果前人在你欲研究的领域已经研究得非常到位了,那你再在该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就是无用功。

从写作顺序上来说,我们的论文呈现给大家的首先是研究的目的意义,但从逻辑上来讲,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查文献,研究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就比如说我们看到的论文首先是摘要,然后是前言、研究对象、方法、结果与讨论,最后是结论和建议。但写论文的人都知道,虽然在论文呈现的时候要将摘要放在第一部分,但事实上摘要是最后才写的。因此,同学们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学术研究的前后逻辑关系。

音、舞、美、体等专业的学生可能介入理论研究要慢一些,这是几个专业的特性。所以除了实践训练之外,要多看书,因为不看文献就无法了解这个专业当前的研究热点,选题也就无从谈起。除了看书之外,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有时看起来十分平淡的一节课却蕴含着缜密的思维方式,所以大家上课的时候也要认真学,跟随老师的思路用心钻研。

大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上了几门课,学了多少知识点,而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你的能力培养好了,即便没有老师指导,也可以完成科研任务。在攻读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期间,我很少找导师,因为自己首先会花大量的功夫去开展研究工作,要求尽量学懂学通,每次当我拿着我的阶段性成果和导师交流的时候,导师都非常满意。


05


主持人

您在疫情期间创编的桌椅操深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录制的桌椅操在网上获得了很高的点赞量和阅读量,您能跟我们谈谈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得吗?

郭老师

其实这是一个偶然,在疫情还没有爆发之前,甘肃省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联系我,邀请我创编了三套操,分别是桌椅操、定位操和有氧操,各种需求的人都能适用。没想到桌椅操在疫情期间派上了用场。

锻炼可以增加免疫力,尤其疫情期间,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把注意力放在了体育锻炼上,但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在狭小的室内空间进行身体锻炼。桌椅操不需要太大空间,特别适合室内健身,这可能就是桌椅操视频点击量多,受大家欢迎的原因吧。这套操还登上了央视新闻,这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

另外一方面,学校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因此推出的桌椅操、亲子操和健身操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甚至走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面,成为疫情期间因指导居家锻炼而被中央电视台十三套专题报道的两所高校之一。

虽然疫情期间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锻炼,但我发现,在疫情暂缓后,大家的锻炼意识有所下降。由此可见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养成日常锻炼的良好习惯,只有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才会认真对待,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希望大家今天听完我的分享之后,明天能到操场上去运动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让体育锻炼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END


图文编辑 | 何楠

责任编辑 | 陈禹宁

审核 | 杨庆 丁岩




 和艺小派一起    

为“聆听先生成长故事

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